首页 > 课程 > 财政学 > 模拟试题 > 2018年10月自学考试00060《财政学》真题及部分答案

2018年10月自学考试00060《财政学》真题及部分答案

发布时间:2019-07-23

1.财政收入1307 4-105

答:财政收入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保证财政支出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

2.国债分期逐步偿还法1307 7-177

答:国债分期逐步偿还法,即对一种债券规定几个还本期,每期偿还一定比例,直至债券到期时,本金全部偿清。

3.政府决算1307 8-206

答:政府决算是按照法定程序编制的反映政府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由决算报表和文字说明两部分构成。

4.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1307 9-214

答: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是在划分事权的基础上,按照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各自收入,合理确定中央地方财权财力,并附之于补助制的预算管理体制。

5.同私人物品相比,纯粹公共物品的根本特征是效用的不可分割性。1407 P48

答:正确。私人物品消费带来的效用是可以在物品之间或消费者之间进行分割的,社会对某种私人物品的需求总量是所有个人需要量的教学加总,但纯粹公共物品的效用只有一份,不可能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切割,如国防安全,其效用作为一个整体普施于全社会,不可能在消费者之间划分。

6.基尼系数是指处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304 1-54

答:错误。基尼系数表示百分之一的人口拥有社会财富的比重。

7.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仅仅依靠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就能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率和最优化。1504 1-55

答:错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由于存在着公共物品、垄断、信息不对称、经济活动的外部性等情况,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率和最优化,还需要政府在市场失灵领域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8.经济稳定,即静态的稳定,就意味着经济停滞增长。1404 1-58

答:错误。经济稳定并不是不要经济增长,包含有经济增长的内容,稳定和增长是相辅相成的。经济稳定,是在经济适度增长中的稳定,即动态稳定,而不是静态稳定。因此,经济稳定包含有经济增长的内容,是指要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9.财政政策要实现的目标之一是“充分”就业,即实现全部可就业人数100%的就业。1410 1-58

答:错误。“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全部可就业人数100%的就业,而是指就业率(已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率)达到了某一社会认可的比率,如95%、97%等。

10.人口数量增加必然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这对不同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是相同的。1504 2-69

答:错误。要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而定。一般地,纯公共产品如国防安全等,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一个消费者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因此,人口数量的增加短期内不会导致此类公共支出的上升。如果是混合商品,由于人口的增加则会导致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张。

11.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侧重于通过科学的指标、标准对财政制度支出进行事前和事后评价。1407 P77

答:错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财政支出的产出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它强调的是“结果导向”。因此,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更侧重通过科学的折标、标准对财政支出进行后评价。

12.政府投资不以微观上的盈利为追求的目标,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1410 3-84

答:正确。从投资动机看,政府投资追求的是社会效益。由于政府居于宏观调控的主体地位,它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因此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

13.企业亏损补贴是国家为了维持企业的生存,对发生亏损的企业给予的补贴。1407 P101

答:错误。企业亏损有两种,一种是政策性亏损,二是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补贴是国家为了维持企业的生存,对发生政策性亏损的企业给予的补贴。政策性亏损是指由于国家的某项经济政策的影响而使企业发生的亏损,不同于企业因自身经营管理不善而造成的经营性亏损。经营性亏损与企业的主观努力程度有关,不属于财政补贴的范畴。

14.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一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1404 112

答:正确。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一般而言,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丰富,国民生产总值就多,则该国的财政收入总额较大。

15.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分离的。1404 5-122

答:正确。纳税人与负税人有时是一致的,如在税负不能转嫁的条件下,纳税人同时也就是负税人;有时是分离的,如在税负可以转嫁的条件下,纳税人只起了缴纳税款的作用,纳税人并不是负税人。

16.每一种税的课税对象与税源都是一致的。1407 P123

答:错误。课税对象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依据。它解决的是对什么征税问题。税源是指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它表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税源往往是纳税人的收入,有的税种课税对象与税源是一致的,如所得税;有的税种课税对象与税源是不一致的,如财产税。

17.在名义税率相同的情况下,超额累进税率比全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高,税负重。1410 5-124

答:错误。由于超额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按数额的大小划分为若干不同等级部分对每个等级部分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分别计算税率;而全额累进税率是课对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照与之相适应的等级的一个税率征税。因此,在名义税率相同的情况下,超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低,税负轻。

18.对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进行税负转嫁。1304 5-129

答:错误。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

19.税收豁免是指在计算应税所得额时,从毛所得额中扣除一定数额或以一定比例扣除,以减少纳税人的应税所得额。1304 6-152

答:错误。税收豁免是指在一定期间内,对纳税人的某些所得项目或所得来源不予课税,或对其某些活动不列入课税范围等,以豁免其税收负担。

20.发行公债是政府医治财政赤字的灵丹妙药。1410 7-167

答:错误。发行公债并不是政府医治财政赤字的灵丹妙药。因为财政赤字过大,形成债台高筑,还本付息的压力又会引致赤字的进一步扩大,互为因果,最终会导致财政收支的恶性循环;同时社会闲置资金是有限的,国家集中过多,往往会侵蚀经济主体的必要资金,从而降低社会的投资和消费水平。

2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增长较快,认购国债的能力随之增强,国债的规模因此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304 7-173

答:正确。国债规模受到一系列因素影响。认购者负担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国债规模的重要因素。国债认购者主要是个人和企业,如果个人和企业的收入较为充裕,则认购的国债数量就可能多一些,国债的规模就可以大一些。

22.零基预算的特点是按计划决定预算、按预算计算成本、按成本分析效益、按效益衡量业绩。1304 8-188

答:错误。零基预算法的特点是先对预算收支进行全面分析,最后得出计划年度预算收支指标的新结果。

23.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核心是财政部门通过开设国库单一账户对现金进行集中管理。1407 P200

答:正确。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指对财政资金实行集中收缴和支付的制度,其核心是财政部门通过开设国库单一账户对现金进行集中管理,故又称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由国库集中收入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组成。(2分)

24.实施分税制的预算管理体制后,就意味着要使地方拥有足以自我平衡的税收收入。1404 9-218

答:错误。实施分税制的预算管理体制后,并不意味着要使地方拥有足以自我平衡的税收收入,划归地方支配的税收仅仅是地方相对稳定的一部分财政收入,其收支差额要通过中央政府的财政补助或转移支付予以弥补。

25.财政平衡是指财政收支在数量上的绝对平衡。1404 10-226

答:错误。财政平衡是指财政收支在数量上的大体相等。因为在现实中,由于政府的财政收支是政治、经济、社会活动的综合产物,不太可能出现收支数量上绝对平衡的情况。

26.硬赤字对国民经济的危害十分明显,我国自1993年起,财政部统计公布的财政赤字采用软赤字的计算口径。1410 10-227

答:正确。硬赤字是指用债务收入弥补财政收支差额以后仍然存在的赤字,因此,对于硬赤字的弥补,财政只能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在银行信贷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硬赤字的经济后果将是向社会投放没有物资保证的货币购买力,从而构成通货膨胀的成因,引起物价上涨,冲击经济的正常运行。

35.假设某国某年财政收入额为3500亿美元,财政支出额为4000亿美元,收支相抵需发行国债500亿美元,请计算该国当年的国债依存度。1307 7-171

答:国债依存度=当年国债发行总额÷当年财政支出总额×100%=500÷4000×100%=12.5%

36.某大学周教授2013年4月编写出版了教材一本,获得稿酬30000元。试计算他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1307 6-145

答:按照相关规定,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

元的,减除费用800元,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准予扣除20%的

费用,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同时规定,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

周教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30%)=30000×(1-20%)×20%×(1-30%)=3360(元)

37.简述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1307 1-57

答:(1)建立完善的税收制度,加强税收调节;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运用贫穷救济、失业保险和收入补贴等措施,使低收入者获得的实际收入增加,个人收入差距缩小;

(3)通过税收、公共支出和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工具,从宏观上调控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均衡各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4)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遏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

38.简述社会保障的特性。1307 3-91

答:(1)社会保障的主体是国家和政府;(2)社会保障的对象是需要经济帮助的特殊社会成员;(3)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4)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或行政措施来保证实施的。

39.简述组织财政收入的原则。1307 4-118

答:(1)从发展经济入手,增加财政收入的原则;(2)利益兼顾的原则;(3)合理负担的原则;(4)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

31.简述收入分配职能的内容。

(1)建立完善的税收制度,加强税收调节。(2分)

(2)完善杜会保障制度,运用贫穷救济、失业保险和收入补贴等措施,使低收入者获得的实际收入增加,个人收入差距缩小。(2分)

(3)通过税收、公共支出和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工具,从宏观上调控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均衡各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公平和效益的统一。(1分)

(4)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遏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1分)

32.简述政府介入基础设施活动的主要理论依据。

(1)基础设施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基础设施部门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几乎是整个国民经济共同需要的,具有共同受益的特点。(2分)

(2)基础设施的规模经济效益明显,具有自然垄断性质。(2分)

(3)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资大、周期长、回收慢、风险高的特点。这使得基础设施投资具有潜在的高风险.很难由个别企业独立投资来完成。(2分)

33.简述税负转嫁的影响因素。

(1)税种的影响。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能转嫁。(2分)

(2)供求弹性的影响。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2分)

(3)课税范围的影响。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商品难以转嫁。(2分)

(4)生产者谋求利润目标的影响。经昔者为了谋取利润.必须比较税负转嫁所得与商品销售减少的损失.若后者大于前者,经营者宁愿负担一部分税款,以保证商品销里。(1分)

34.简述政府间转移支付的一般方法。

(1)财政收入能力均等化模式。这种模式不考虑地区的支出需求,只考虑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均等化,依照某种收入折标确定转移支付对象与转移支付额。(2分)

(2)支出均衡模式。这种模式不考虑地区间财政收入能力的差异,只考虑地区间的支出需求的差异。(2分)

(3)收支均衡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计算各地标准收入能力和标准支出需求,根据收支之间的差额来确定对各个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额。(1分)

(4)有限的财政收入能力―支出需求均衡模式。这种模式既考虑各地区的财政收入能力,也考虑各地区的支出需求和公共服务的差异。(1分)

31.简述政府投资的作用。3

联系方式

  • 投诉与建议电子邮箱:272223086@qq.com
  • 联系方式: 13117063983    http://www.hbzk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