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自学考试00318《公共政策》试题
发布时间:2019-08-282016年0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一命题考试
《公共政策》试卷
(课程代码 00318)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1页至3页,共3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按要求填涂,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4页至5页,共2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面临开放的、不可计划的、判断的情境时,最佳决策路径是( )
A.理性的路径
B.直观的路径
C.碰头会
D.民主的路径
2.首次提出和界定了“政策科学”这一概念的公共政策雪著作是( )
A.《经济与社会》
B.《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
C.《决策过程》
D.《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
3.从纵向形式特征上看,公共政策可以划分为( )
A.中央政策、地方政策和基层政策
B.司法政策、行政政策和教育政策
C.党的政策、国家政策和人大政策
D.政治政策、经济政策和文化政策
4.政府存在的基础是( )
A.公务人员的廉洁自律
B.制定和实施政策
B.政府职能的合理配置
D.竞争性政党制度
5.依据政策内容的社会领域来划分,医疗卫生政策属于( )
A.经济政策
B.社会政策
C.政治政策
D.文化政策
6.通过构建“第二现实”,进而影响政策议程建立的非政府政策行为者,在政策主体中和过程中属于( )
A.大众传媒
B.公民
C.社会团体
D.政党
7.通过分析政策稳定的积极因素使之转化为政策稳定的动力,以保持政策稳定的行为和过程称为( )
A.政策变动
B.政策维持
C.政策调整
D.政策持续
8.试图调和理性主义模型和渐进主义模型在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上的矛盾,在价值取向上显得模棱两可的政策过程模型是( )
A.混合扫描模型
B.政治系统模型
C.机构―制度模型
D.集团模型
9.一般来说,公共问题最为直接和最重要的提出主体是( )
A.大众传媒
B.利益集团
C.政府部门
D.政党组织
10.将公共问题的原因划分成可能原因、合理原因和可诉原因的问题认定方法属于( )
A.假设分析
B.层次分析
C.类别分析
D.多角度分析
11.针对政策问题而提出各种可能解决方案的过程是( )
A.系统议程
B.政策评估
C.政策规划
D.政策监控
12.将政策分析过程分为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分析的学者是( )
A.弗里德曼
B.韦默和维宁
C.帕顿和沙维奇
D.邓恩
13.政策执行者在实施政策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称之为( )
A.象征式政策执行
B.残缺式政策执行
C.替代式政策执行
D.政策执行偏差
14.在政策分析过程中,要对主体和客体、内因和外因、眼前利益和长久利益全面考虑。这是遵循政策分析基本原则中的( )
A.民主化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预测性原则
D.多样性原则
15.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这一评估标准指的是( )
A.政策效率
B.政策效益
C.政策影响
D.回应性
16.内部政策监控主体是指( )
A.人民群众
B.各级行政机关
C.专家学者
D.新闻媒介
17.构建公共决策的渐进主义模型的学者是( )
A.林德布洛姆
B.西蒙
C.埃齐奥尼
D.贝塔朗菲
18.由美国学者施莱辛格提出的政策变动模型是( )
A.学习型
B.周期型
C.Z字形
D.过程型
19.评估政策运作所需的社会条件及满足社会问题的程度,这种做法值得是( )
A.政策成本评估
B.政策效益评估
C.政策过程评估
D.政策需求评估
20.与学术性政策研究组织相比,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的主要特征是( )
A.以创建政策理论为导向
B.以运用政策学知识解决政策问题为导向
C.以学习政策知识为导向
D.以构建政策过程模型为导向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社会政策的核心价值是( )
A.社会公正
B.社会革命
C.社会公义
D.社会稳定
E.社会协调
22.德洛尔认为,公共政策学模型必备的条件应包括( )
A.明确把握社会发展方向
B.与宏观政策密切相关
C.建立在注重人文特点上
D.对宗教、意识形态等大量非理性因素持客观态度
E.对时间非常敏感,并且具有历史色彩
23.政策执行系统的基本功能有( )
A.为政策方案的实施做好准备
B.有效实施政策方案
C.准确评估政策执行效果
D.为公共政策终结提供有效帮助
E.分析和总结执行情况
24.公共政策评估必须以“政策结果”为核心概念,“政策结果”包括( )
A.政策产出
B.政策服务
C.政策影响
D.政策审议
E.政策工具
25.就政策系统本身来说,促成政策稳定的动力因素包括( )
A.政策评估机构的稳定
B.政策本身的稳定
C.政策环境的稳定
D.决策主体的稳定
E.决策网络的稳定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6.简述公共政策制定系统的内部结构类型。
27.简述公共政策与法的联系。
28.简述公共政策评估的作用。
29.简述应用型政策研究组织的类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试述决策过程科学化与民主化的含义。
31.试述常规决策与危机决策的差异。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2.S市复婚率大幅上升的背后
离了又复了?S市去年出现“中国式复婚”。
2013年2月,根据国家楼市调控的相关精神,S市出台了政策细则:“坚决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严禁发放第三套及以上购房贷款”。受此影响,2013年3月,该市办理协议离婚登记的离婚人数可以用“激
增”来形容。当年,该市办理协议离婚登记的户数比上年上升了37.4%。其中主要原因显而易见:离婚之后一户人家变成了两户人家,要么其中的一户人家属于“无房产”,要么两家人都达不到被限购的条件。
为时不久,一些为了房子而离婚的夫妇悄然复合。S市民政局发布的婚姻登记报告成,2014年全市复婚量持续离奇上升,比2013年上升了17.35%,创下了近年来的最高纪录。普遍认为,究其原因,这还
是在消化由前一年楼市调控政策引发的离婚潮。为买房子而离婚,买了房子以后再复婚。“中国式复婚”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S市楼市调控政策执行的尴尬。
(1)简述政策失灵的定义及其主要表现。
(2)试对照分析本案例反映的现象属于政策失灵的哪些表现?
33.Z市拟修改“出租车租费有政府定价”的规定
1995年实施的《Z市出租车管理条例》于2004年经市人大批准作了部分修改,将租费定价权修改为:“出租车租费试行政府定价”。此后,在现有运管机制下,出租车司机和企业、政府三者之间时有摩
擦,出租车行业围绕费用产生的问题层出不穷。虽然政府主管部门也想过一些解决办法,如下发出租车行业“收费一本通”,但还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些人大代表呼吁推行“出租车行业月缴费定额联动机制”,在司机和企业之间,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利益分配调节机制:在保证司机和企业基本收入的同时,根据市场情况,剩余的盈利由司机和企
业按特定的比例分成,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市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经过分析,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司机以及政府之间的关系混乱,本应属于市场化运营的问题,却由政府主管部门来制定价格,这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还认为,目前2004
年修订的《Z市出租车管理条例》已具备再修订的管理和技术基础。近日,市交委在答复市人大代表的建议时透露,将修改2004年修订的《Z市出租车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优化出租车行业的经营机制
及确定司机收入水平调节的指导原则。
(1)试回答公共政策调整的定义及其特点。
(2)结合本案例,谈谈政策调整应遵循哪些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