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程 > 中国文化概论 > 模拟试题 > 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复习笔记

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复习笔记

发布时间:2020-04-02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笔记

绪论

1、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3、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

4、文化内涵: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5、文化现象:是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称作文化观念。

8、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9、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0、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

11、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12、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

13、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14、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

15、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6、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7、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而底层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

18、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19、文化传统:是贯穿功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1、灾荒:主要指旱、涝、蝗、风、雹等,大水这后往往有瘟疫,大旱之后往往有蝗灾。

2、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诸多影响:1、广大地域决定着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2、广大地域形成的“大一统”观念

3、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3、广大地域决定着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地域广阔的大陆又一定是一个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家国社会的建立,正以这样一个基本情况为前提。这也是它在产生条件上,区别于任何其他古代文明的地方,也是我们思考中国文化道路的重要起点。

4、广大地域形成的“大一统”观念: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统一总是占主导

倾向的追求。这样的追求来源于广大地域上人群的迁移及人群间许久以来的相互交流。大体从商朝开始,王朝就已按着距离的远近,对天下人群采取不同的政治,周王朝对于那些千里之外的人群,虽不强迫他们服从自己,但要求他们承队自己的合法。以后的历朝历代的皇帝,无不以边远的四裔民族的“来朝”为荣耀。“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统一。尽管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数,时间不算短,但追求统一始终是政治观念中的基调,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意识,是威力持久的中国理念,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曾起过重要作用。

5、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这里的地缘概念,是指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从地理的角度观察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应特别注意与北方边地草原人群的地缘关系,那里藏关中国历史命运的重要秘密。

6、广阔的地理舞台与中国文化的悠久:广阔的地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回旋的舞台。中华文化虽然起源于黄河流域,但是它广大的地域却为它准备了潜大的历史舞台。每当遇到北方边地民族大举南进的时候,中华文化人群都有一个南国作为他们的后方。因此每当北方进入民族融合的时候,南方则进入开发的高潮期。实际在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重心已经移到南方,接着才是经济中心的南移。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南北对峙: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的剧烈的民族融合同时并举,构成南北不同的历史景观。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同时充当着这对峙的文化高潮的两大历史舞台。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广阔的回旋地域,是中国文明历史悠久的前提条件之一。不过到元明清时,这种南北对峙有了新的变化,统一的国家出现了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的局面。北方在经济上的相对落后,主要表现为单一农业经济占上风;而南方,早已经过了这样的阶段而进入农工商贸全面兴旺的局面。

7、在一个辽阔广大的地域上,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和人群构成的不同,存在区域性的文化分布是必然的。用现代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中国地理的自然特征,可以将广大的中国领土工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

8、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自然环境。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人得向提供物质的自然讨生计,这是自然环境决定地域人群文化样式的第一个层次,越是人类生活的早期,这一层次的内容起的作用越大。2、地域文化创造的第二个因素,是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关于地理条件的特殊,可以举古代神仙崇拜浓郁的燕齐地区为例。关于得天独厚,可以明清晋商鼎盛一时的原因为例。不过,任何一个区域的得天独厚,都是需要外在条件的,所以这样形成的地域文化,往往会因外在条件的丧失而衰落。3、第三方面的因素,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有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在这样情况下产生的区域文化最具历史的深度、广度和高度。没有竞争,就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本地意识,也就不会有那样深入的对本土地利、文化资源的开发,当然就不会有那第灿烂的文化高潮。由此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没有开阔的意识和胸襟,区域文化的建设也不会做好。4、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这是区域文化形成的第四方面的因素。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出生地,而且任何人对此都会有所觉知,乡土意识由此而来。一个地区典范人物的业绩,能持久地感动他的乡亲,中间起重要作用的就是这种乡土意识。

9、古代一些重要区域文化概说:地域文化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外在条件的变化,可以使一个地方经济及附着在经济之上的文化现象兴衰起落。精神方面,一些没有被一方人民重视的东西,也容易淡漠甚至遗忘。新的因缘,则带来新的现象。

10、地域文化对统一文化的作用:一种社会文明,总有它正统的精神文化主导着该文明的文化方向。同时在一个地域广阔的社会里,又不可能没的地域文化的广布。从逻辑上说,一开始没有所谓正统文化,中原文化当初实际只是一个地域文化。它是经过一定的吸收融摄后,

才上升为一种正统文化的。所以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而且正统文化不能离开特定地域人群对它的接受、理解以至发展。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历史悠久的国家,有时也面临着各种深度的灾难,我们的文化从未断绝,地域性的保存之功实在不小。

11、古代保护自然方面的作为:在保护自然方面,古代有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孟子提出的不违天时观念。

12、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一是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运河的开凿。这三项成就,都是根植于中国的地利条件,是古代“正德、利用、厚生”精神的体现,也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体现。

13、古代利用自然的一些失误:是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例如到了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一带经济作物大发展,因过分追求粮食生产,大片地围湖造田,致使那里湖泊水的吞吐量急剧下降,每当长江汛期一到,中下游地区水患就得十分严重。林木的滥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更加严重。森林资源的损失,即意味着黄河水土流失的加重。黄河流域的水灾总体看是呈逐渐加深加重的历史趋势,主要因素是泥沙含量越来越大,以致在下游平原地带形成地上悬河。不难看出,长江、黄河以及淮河越来越大的为害,都与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河流在明清时期的灾害日趋严重,更与两代治国思想的落后及政治腐败有关。但最主要的还是无视自然规律的人为因素占主要原因。

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1、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指的是从远古至先秦这一漫长时期中的文化经历。这一悠久的历程的重大结果,就是中国文化基本规模的形成。

2、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成就:距今大约1万年左右,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此前为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时还没有农业。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这些都是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标志。

3、新石器文化遍布中国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和东南、西南及华北、东北各地。其时间分为早、中、晚三大时期,即仰韶文化以前时期(公元前8000年~前5000年)、仰韶文化时期(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龙山文化时期(公元前3000年~前2000年)。新石器时代结束于距今4000年左右,延长时间长达五六千年之久。

4、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农业的发生是人类历史划时代的大事。在世界为数不多的几个农业起源中心中,中国独有其二,即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耐旱谷物农业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稻作农业。

5、多元的文化发生:依所文献记载把上古文化划分为炎黄、东夷、苗蛮等三大区域,20世纪考古发现证明,三大区域实际是远古更加多元的文化长期融合的结果。

6、红山文化的神庙和祭祀遗址,实际维系着附近相当大地区人群的精神生活。这个发现,富于启发性。在这样一个人群众多、地域广大的世界里,只有战争的征服,不能必然地导致文化的汇聚融合,因为战争也可招致人群的逃避和迁徙。真正将来源不同的人群辐辏并凝聚在一起,应当是建立在互相交流、启发基础之上的文化建构,而共同宗教生活的建立,则是这种文化建构的重要线索之一。

7、传说时代的文化线索:“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三皇”人物极不确定,但他们的共同处都是文化发明者,如神农氏发明农业,有巢氏发明居室等。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五帝的谱系是黄帝、颛顼、高辛、尧、舜。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一方面是战争,另一方面是宗教活动的重要。

8、尧舜时代著名的故事是“尧舜禅让”,另一件是《史记》所说的“乃命羲和敬昊天”。内容是派人到四方去测量一年的四季的至点,将一年确定为366日,并“以闰月正四时”,以便“敬授天时,它关系着农耕大事,这正是黄帝的后代所建立的宗教中心凝聚力的根源。9、五帝时期的历史,实际是宗教中心的形成和发达。它所以能将众多的人群辐辏在一起,是因为这宗教中心涵盖着先进的文化。因此可以说,五帝时代的历史线索,是文化带动着中华民族的最初凝聚。

10、尚忠的夏文化:夏是我国第一代王朝,时间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历时近五百年。夏是“家天下”,基本是以夏人为核心的部落联盟性质的国家。由于它的“父传子,家天下”反而将五帝以来由宗教文化亲和力所促进的人群辐辏的历史趋势,暂时中断了,开始了族群相处的一种新的关系模式,那就是战争征服。那时的战争明显带有驱除特征。强大族群对弱小族群赤裸的战争关系,始于夏,盛于商,而终止于西周。

11、《礼记…表记》说“夏道遵命,事鬼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遵命、近人而远鬼神,即所谓的“夏上(尚)忠”。什么是“忠”道?从鲧、禹治水的故事,可以略作推测。鲧因治水不当被治罪,而禹仍然恪尽职命,劳形天下,这就是忠。所以柳诒徵《中国文化史》说:夏时所尚之忠……谓居职任事者,当竭心尽力求利于人而已民。

12、商代文化的宗教特征:商朝始建于公元前17世纪初至公元前11世纪中期,共历17世31王。以盘庚迁殷为界,商朝历史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都城多迁徙,盘庚迁殷后,在河南北部安阳平原建立起政治中心,由此迅速走向强大,在武丁时期达到鼎盛。

13、夏朝始的武力征服的做法,在商代强大时期发展至极。征服带来大量俘虏,罪恶的杀殉之风大长。商朝贵族热衷于把他们砍杀或活埋做殉葬品;人祭的记述在甲骨文中不绝于书。把大量俘虏做祖先神灵的牺牲品,显示出一个强族把弱族视为寇仇、视为非人的观念。(这个时代人们深陷于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族群观念之中。到商末周初之际走向破产。周武王伐商时“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响应武王革命就是明证。这教训了周代统治者不能走殷商的老路)。

14、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发掘出土,堪称20世纪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与殷商宗教生活有密切关系。自五帝时期以来,宗教崇拜大体有超自然神、天地神祗和祖先神三大分野,好鬼神的殷商人自然会全盘继承。

15、西周:统一文化历程的开始――公元前11世纪的中叶,周武王及其主要同盟,联合八百“不期而会”的诸侯,在短暂的时间里就灭掉了残暴的商纣政权。灭商之时周武王建立政治宗教中心以稳固政权,虽说是仪式,但一个用武力消灭了敌国的领袖,却做着这样的姿态,其间有着政治观念转变。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分封制即肇端于此。

16、分封制与统一文化的文明进程: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始亲信赐封到各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

17、分封制的实施有以下特点和意义:第一、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队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第二,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第三,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意义:渐渐消除族群间的仇恨乃至文化界限,提供了前踢和保证。西周王朝分封制实施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孵化”出一个统一的文化人群,中华民族的基干由此生成,后世一切统一家国社会的建立,都仰仗这一基础。18、农耕文化方向的抉择:周人极羰重视农业。他们不是仅把农耕当做简单的生产行为,而是赋予它以某种“政道”含义。在《无逸》篇中,周公赋予农耕活动两方面的政治含义:一是继承传统――稼墙之事是周家“王业”之所起,一是可以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层那样腐化。

19、周人允许殷商遗民去经商,而周人的子孙则不行。这造成行商是一种“贱业”的概念。农耕在西周乃至以后相当长时期都是经济的主要部分,周人高度重视农业,对推动中国农业的发展的确有大的作用。但是当周人把农耕与周家的“王业”连在一起,用复杂的观念去看

待农耕事业时,农耕事业就不再简单地是一种生业,它有了某种光圈,就得神圣。因此重视农耕即意味着对商业、手工业等其他生业的排斥。

20、春秋战国:文化观念的原创时代――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前后两期;战国结束于秦朝统一。春秋战国的历史大势,可从两个方面去看:一是诸侯国之间的混占和兼并,目的在争夺周王室失落的王权。这又引发了各国在君主主持下的变法,及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各国的大思考、大争论,构成“百家争鸣”最重要的部分。另一方面是民力的大发展。各国为强权竞争,有意刺激本国的经济,更重要的是列国林立,加之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大增,为民间的农业、商业、手工业、工矿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隙、机会和条件。民力发育激发出的思想意识,也是“百家争鸣”极其宝贵的部分。

21、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流派,据汉代人有总结,有所谓“九流十家”之说,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刑名家等派别。

22、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儒家的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儒家的思杨核心是“仁”。生在礼仪之邦的孔子,他的“救弊”更偏向以治心的办法改善社会、人伦。因此他特别强调为政者的道德感化力,如果上层人物以仁道治理社会,就会像天上的北辰那样,成为世人道德的方向。孔子“仁”的观点,由孟子发展而为“仁政”,就是要求君主“制民之产”。

23、儒家著作:《中庸》《孟子》《大学》(大学认为了有价值的人生是从“修身”开始,一直到“治国”、“平天下”)

24、先秦道家重要的人物是老子、庄子,需要注意的是老、庄之间在思想倾向上有相当大的差异。在人生观上,老子“清虚自守,卑若自持”,只有摆脱一已的成见、矜持、私心等主观的障碍,才可以全面地认识外物,不受蒙蔽,才可以有效地驾驭臣民,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这种宗旨在的最高表现是“逍遥”,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他不否定客观现实,只强调超载的生活。摆脱、超越的方法就是“齐物”,即避免用是非、大小、好坏等主观倾向看外物,实际也就是打破人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限制。25、法家在先秦明显分前后两期。法家的兴起与春秋战国之际政权的交替有关。早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秦国的商鞅等。后期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韩非子。他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结合在一起,发展一套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在“法”的方面,后期法家使“下约民”的一面畸形发展,主张对民从严刑峻法,所谓“以杀去杀,以刑去刑”。法家理论对后代中国政治影响极大,负面作用极深。

26、墨家学派产生于春秋时期,创始人墨翟据说曾受过孔子的影响。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尚同”、“节用”、“非乐”等。

27、阴阳家战国时期的邹衍为代表。他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五德终始”说,解释朝代的变更。阴阳家的理论对后世中国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都有很深的影响。董仲舒用它秋解释《春秋》,建立了“天人感应”说。

28、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邓析当年专门帮人诉讼,“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用辩术取胜,到公孙龙、惠施则有所谓“离坚白”、“合同异”之争,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的关系问题,有很强烈的思辨色彩。29、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成长期,也是中国王朝政治第一次强盛期。这一时期共经历秦(公元前221年~前206年)、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新朝(公元8年~23年)、东汉(公元25年~220年)四个朝代,历地400余年。先秦文化部分被吸收、改造,部分也被中断。适应封建帝制要求的新文化确立。

30、边疆的开拓与文明的同步发展:经略南方、对匈奴的战争及开通西域、边地民族的内附。

31、经略南方:秦汉帝国不同以往的气魄首先表现在疆土的开辟,和对匈奴旷日持久的边防战争。秦朝在以武力将东方六国吞并之后,乘其余勇,马上向东南、华南古老的“百越”和

西南地区的“西南夷”进军,在那里凿渠修路,建立政权,征发内地人前往定居,带去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文化,对开发南方作出了贡献。两汉时期,中原同东南、华南和西南地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总之,秦汉时期对东南、华南及西南地区的经略,为漫长的南方开发历史作了开端。

32、对匈奴的战争及开通西域:对秦汉特别是后才的历史而言,有着更大影响的是北方和西北边疆的经略。与匈奴贵族长期战争,直接影响着汉帝国的内政;而对付匈奴,又直接引发了西北边疆的开发及通向中亚乃至西方的“丝绸之路”的打通。与主动经营南方不同,在北方,秦汉政府取的是守势。打击匈奴引发了西域的打通。狭义的西域指新疆地区,天山南北当时分布着大小36个国家,文明水准相当高。广义的西域还包括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一部分。著名的班超出使西域后,东汉在西域的统治再次得到确立。打通西域的当时意义是打击匈奴,而它的深远意义是文化的交流。著名的“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而佛教的东传,是打通西域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33、边地民族的内附:“四海一家”的“大一统”意识,是西周以来就已成就的国家观念,重关九译,四裔来朝,是古代王朝引以为荣的大事。正是这样的观念,使得强大的秦汉帝国不断的经略四方;也正是这不断的经略中,中原王朝以暴力为手段,打破了边地的沉寂,把广阔地域上各古老的人群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民族融合,共同前进。东汉末年与西羌人的长期战争,对王朝的危害,加深了东汉的内疾,最终爆发了黄由大起义。对边地民族的战争,隐伏着另一关乎中国文化整体历史命运的内容。秦汉王朝为了维持边疆的安定,对异族采取打击和安抚两种手段。打击使敌对的异族远迁,使北方大漠出现空虚,造成新的北方民族南移。安抚则使大量的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内迁的过程即是这些人群汉化加深的过程。问题是汉朝政府并不能公平地对待他们,一方面是官居吏平时的欺压,一方面又常把他们当做战争的工具。前者制造仇恨,后者锻炼他们的复仇能力;两方面都为中原文化的灾难埋下了祸根,也为更大规模的民族融合、文明同化打下伏笔。两汉边地民族持续内附,终于导致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

34、王朝政治的新格局:郡县制的确立、中央集权制、官员选拔的文化标准

35、郡县制的确立:汉景帝时以吴国为首的“七国之乱”爆发及其平定,标志着分封诸侯做法的彻底过时。经过汉武帝一番切实的削弱政策的实施,郡县制作为王朝唯一的政治制度,最终得到确立。政治大一统的格局由此正式形成。

36、中央集权制:秦朝为中央集权制奠定了规模。最高权力者称皇帝,表示他的地位与上天同尊。皇帝之下是所谓“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皇帝的事手,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太尉主管军事,但秦代有其官无其人;御史大夫掌管重要文件,负责监察百官和司法审判。三公权力各自独立,互不相属,从而保证皇帝决断的大权。三公之下设掌管具体事务的官吏,主要有九个部门,在汉代称“九卿”。后来丞相以下的三公九卿称为“外朝官”,皇帝的亲近侍从则称“内朝官”。

37、在地方,秦与西汉是郡、县两级制;东汉负责监察州县政务的刺史,变为三级。县的行政官员为令长,下有县丞、县尉,一文一武,辅佐令长。县以下的基层组织是乡、亭、里。乡、亭平级,亭有的设在城市中,有的设在集镇和交通要道上。里是最小的单位,有里正。乡、亭的主要官吏是蔷夫、游徼和三老。蔷夫管诉讼、赋税;游徼负责治安。三老负责教化。

38、官员选拔的文化标准:两汉选拔官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有察举、征辟、考试等方法。

39、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

40、科目分为: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则重在学问。

41、孝廉:即孝子廉吏,是两汉入仕的正途之一。被举的人一般是州郡的属吏和经学儒士。举孝廉后,有的做地方县的令、长、丞以至州郡一级的太守、刺史,更多的是到中央做郎官。

42、茂才:即秀才,与孝廉同样重要。举人侧重政治才干,人数较孝廉为少,出路多为地方县令,俸禄较孝廉多,显得更重些。

43、贤良方正学科:目的是广开言路,每当有天灾时,便多有此科,意在选出这些能“究天人之际”的读书人,对朝延有所明示。

44、征辟的内容:后世王朝用人权在中央,两汉则是中央地方并行。在中央的皇帝征辟和公府(即丞相、或司徒、御史大夫或司空、太尉或司马三府及九卿府)的征辟,在地方有州郡的征辟。

45、重农主义的基本国策: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这种观念起于西周。成就于战国的法家。这种观念把农业视为“本”,把工商业视为“末”,认为后者不仅是社会浮、堕落的原因,而且是小农的兼并者和国家利益的侵蚀者。商鞅在秦国变法,“驱农归战,利出一孔”的政策,是典型的重农主义。

46、小农的黄金时代:史家艳称的“文景之治”即是小农发展的黄金时期。

47、重本抑末的内涵及影响:

48、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韩非的法术使秦朝覆灭,这对汉初的统治者教训很深,所以一直到汉武帝之前王朝奉行黄老之学。这个学说要求统治者“清心寡欲”,要求实行,我无为而民自化的治民之策,好大喜功的汉武帝要兴太平,在兴繁文缛节的建置,儒学最能符合这种要求。公元134的,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年。

49、经学与王莽新政:王莽其人很能表现自己,行为举止很像儒家赞美的圣贤。他仿照周公的例子摄政,以后干脆搞一个禅让的仪式,代汉建立新朝政。新朝的失败也不是因刘姓势力反扑,而是因为王莽是个经学的书呆子。他完全照着《周礼》治理国家,所行的大政没有一样切合实际,以为礼制一定,天下自然就安定、太平起来。王莽的失败,是一场经学的失败。东汉建立后,“尧舜禅让”的经论被皇帝“受命于天”的论调代

联系方式

  • 投诉与建议电子邮箱:272223086@qq.com
  • 联系方式: 13117063983    http://www.hbzk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