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程 > 数据库及其应用 > 模拟试题 > 2015年10月自学考试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复习资料

2015年10月自学考试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2019-08-13


章节内容: 第一章

1、数据管理大体上可分为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2、在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库技术具有以下五个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数据冗余少、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提供了方便的用户接口和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最大区别是数据结构化。

3、若干记录的集合称为文件。

4、描述事物性质的最小数据单位是数据项。记录是若干数据项的集合,一个记录能表达一个具体事物,即一个实体。 5、数据库DB是存储在磁盘等外部直接存取设备上的数据集合,是按一定的数据结构组织起来的,数据库是一个结构化的数据集合,主要是通过综合各个用户的文件,除去不必要的冗余,使之相互联系所形成的数据结构。(结构化的、有联系的数据集合)

6、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支持数据库运行的软硬件、数据库管理员等部分组成。

7、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专门用于数据管理的软件。DBMS是用户与数据库的接口,应用程序只有通过DBMS才能和数据库打交道。

8、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功能包括数据库定义、数据库操纵、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维护、数据库控制等。DBMS对数据库控制主要是数据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故障恢复和并发控制四个方面。

9、DBA是指数据库管理员,其职责是维护和管理数据库,定义模式,定义安全性规则,定义完整性规则。 10、数据模型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描述,是记录及其联系的集合,应具有描述数据和数据联系两方面的功能。

11、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12、在微机上的数据库系统应用最广泛的数据模型是关系模型。关系模型的本质是一张二维表,关系模型中,一张二维表就称为一个关系。

9、数据库三级组织结构,从内到外分三个层次描述,分别称为内模式、模式、外模式。 10、用来表达用户需求观点的数据库全局逻辑结构的模型称为概念模型。

11、表达计算机实现观点的数据库全局逻辑结构称为逻辑模型。简称为模式。

12、描述数据库物理结构的模型称为内部模型。内部模型,又称存储模式,具体描述了数据是如何组织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称内模式为系统程序员视图。只有内模式才是真正存储数据的。 13、表达用户使用观点的数据库局部逻辑结构模型称为逻辑模型。外模式通常是模式的一个子集,又称子模式,外模式面向用户,是用户眼中的数据库,称外模式为用户视图。

14、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中,内模式是逻辑模式的物理实现。外模式是逻辑模式的部分提取。逻辑模式是内模式的逻辑表示。 15、实体:实际存在的东西或是概念性的东西的抽象。 16、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性质。

17、信息世界用语:实体集、实体、属性、实体键,在数据世界中对应:文件、记录、数据项(字段)、记录键。

18、“键”也称关键字,是指在实体属性中,可用于区分实体集中不同个体的1个或几个属性的组合。 19、凡在关系中可以用来惟一标识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叫做候选键。在关系中,当有多个属性可作为键而选定其中一个时,则称它为该关系的主键。

20、当关系中的某个属性或某一组属性并非主键,但却是另一个关系的主键时,称该属性为外部键。 21、凡可作为侯选键的属性叫主属性,不能作为侯选键的属性叫非主属性。 22、关系模型的特点:(1)数据结构简单,表现为二维表;(2)有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建立在关系代数基础上。

23、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表中的每一行对应关系中的一个元组,它对应于信息世界中的实体和计算机世界中的记录,表中的每一列就是关系中的一个域。也称为属性,对应于计算机世界中的字段。 24、关系的性质:(1)不允许“表中套表”,即表中每个字段必须是原子的,不可再分解。(2)同一个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属性名。(3)一个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元组。(4)列的次序、行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25、判断两个关系是否相等,与属性的次序无关,与元组的次序无关,与关系的命名无关。 26、关系模式的三类完整性规则是:实体完整性规则、参照完整性规则、用户定义的完整性规则。

27、实体完整性约束是指关系中的“主键”不允许取45、选择:按给定条件从关系中挑选满足条件的元组空值。参照完整性规则是限制引用不存在的记录。 组成的集合,记为σF(R) 28、关系数据操作的最大特点是:以关系为处理单位,46、投影:从关系中挑选出指定的属性组成的新关系,处理后的结果是关系。 记为:πA(R)A是属性名表,R是关系名。

29、关系模型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数据结构、数47、在学生表中查找所有“男”学生元组的关系运算据操纵和数据完整性规则。 是选择运算

30、数据库设计包括数据库系统的逻辑设计、物理设48、有关系表R(学号,姓名,性别),若要检索R计、应用程序设计和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等方面。 中所有男同学的元组,则该操作的关系代数表达式为31、数据库逻辑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收集和σ性别="男"(R) 分析用户要求、建立E-R模型和数据库模式设计。 49 、关系R和S的笛卡儿积:它是由R的第一个元组32、逻辑设计第二阶段建立E-R模型分两步,首先应依次与S的所有元组组合,然后是R的第二个元组,进行局部E-R模型设计,然后进行总体E-R模型的直到最后一个元组依次与S所有元组组合,形成新的设计。 关系。记为:R×S关系R和S的笛卡儿积k1*k2个33、E-R方法,又称为实体联系表示法。E-R图的三元组。

大要素:属性、实体、联系。E-R模型属于数据库的50、设关系R和S的元数分别是r和s,则R和S笛概念模型 卡儿积的元数是r+s

34、E-R图:方框表示实体,椭圆表示实体的属性,51、连接:按给定条件,把满足条件的两关系的所有菱形表示联系。 元组,按一切可能拼接后形成的新关系,相当于在两35、实体间的联系分别是一对一联系(1:1),一对关系笛卡儿积上的选择。 多联系(1:n),多对多联系(m:n)。 52、自然连接是连接的一个重要特例,它要求被连接36、假设一名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且一门课程有的两关系有若干相同的属性名。记为:R|×|S 多名学生选修,则学生和课程之间的联系是多对多联53、设有关系R(A,B,C)和S(B,C,D),则R S系(m:n)、 的属性个数是4个 37、设计局部E-R模型的步骤:(1)确定局部结构54、所谓函数依赖其实质是刻画关系中各个属性之间范围;(2)实体定义;(3)联系定义;(4)属性相互制约而又相互依赖的关系。 分配; 函数依赖包括:完全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传递38、设计全局E-R模型的步骤:(1)确定公共实体函数依赖 类型;(2)局部E-R模型的合并;(3)消除冲突; 55、一个较低范式的关系,可以通过关系的无损分解39、全局E-R模型的优化原则:(1)合并相关实体转换为若干较高级范式关系的集合,这个过程叫做关类型;(2)消除冗余的属性;(3)消除冗余的联系; 系规范化

40、合并E―R图时需要消除的冲突是:结构冲突、56、如果关系R的所有属性都是不可再分的数据项,属性冲突、命名冲突。 称该关系属于第一范式。1NF

41、从E-R图导出关系模型的时候,图中的每一个实57、第一范式缺点:数据冗余大、修改麻烦、插入异体,都应转换为关系,其中应包括对应实体的全部属常、删除异常。

性,并应根据关系所表达的语义确定哪个属性(或哪58、若关系R属于1NF,且它的每一非主属性都完全几个属性组合)作为主键。多对多联系也要转换为一依赖于主键,则称R属于第二范式,2NF 个关系。 59、若关系R属于2NF,且它的每一非主属性都不传42、如果两个实体之间存在M∶N联系,则将它们转递依赖于关键字,则称R属于第三范式,3NF 换为关系模型的结果是3个表。 60、有关系模式:R(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教师编号,43、所谓单目运算就是对一个关系施加的运算,所谓教师姓名,授课班级),若一名教师可讲授多门课程,双目运算就是对两个关系施加的运算。选择、投影是一门课程可由多名教师讲授,则R属于1NF 单目运算,连接、关系笛卡儿积是双目运算。 61、有关系模式R(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单价,出44、关系运算符:π投影、σ选择、|×|连,则R属于2NF

62、在关系规范化中,分解关系的两条基本原则是:(1)分解必须是无损的;(2)分解后的关系要相互独立;(3)一个关系只表达一个主题。

第二章 1、在Access数据库中真正用于存放数据的数据库对象是表

2、Access自含的编程语言是VBA。

3、Access是一个基于关系模型的DBMS。

4、在Access中,表有两种视图,其中设计视图用于定义或修改表结构。

5、Access系统中,通过设置密码、控制用户存取权限和数据加密等方法实现数据安全性控制。 6、一个Access数据库文件的扩展名为.mdb。

7、在当前打开的数据库窗口中,已创建的某类对象的所有列表的显示区域称为对象列表框。

8、在Access数据库中,有表、查询、窗体、报表、数据访问页、宏和模块七种对象。

9、查询和表的根本区别是查询的结果是虚拟的,并不实际存储数据。

10、查询和表都有数据表视图和设计视图。

11、Access窗口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和状态栏等几部分组成。

12、Access数据库窗口由标题栏、工具栏、对象栏、对象列表框和组栏等几部分组成。 第三章

1、Access数据库设计步骤:(1)确定创建数据库的目的;(2)确定创建数据库中需要的字段;(3)确定表中需要的字段;(4)明确每条记录中有唯一值的字段。(5)确定表之间的关系;(6)优化设计;(7)输入数据并创建其他数据库对象。(9)使用Access的分析工具。

2、Access提供了两种创建数据库的方法,一种是使用数据库向导;另一种是先建立一个空数据库,然后向其中添加数据库对象。空数据库是指数据库中无任何对象。

3、在Access中,可以利用表分析器向导和性能分析器改进数据库设计。

4、一个数据库可以包含多个表。每个表反映一个主题。

5、在Access中,用户级安全机制是指当数据库中有多个用户时,将用户分成组,规定不同组的用户具有不同的权限。

6、复制数据库对象:(1)可以在不同数据库之间复制;(2)可以复制到office文档中。

7、Access允许用户在数据库之间以“只粘贴结构”、“结构与数据”和“将数据追加到已有的表”三种方式复制数据表。

8、Access提供的共享数据资源功能,可以在Word文档中展示数据库中的数据。 9、在Access中,可用于保证数据库可靠性的手段是:(1)备份与还原;(2)压缩和修复数据库。

10、在Access中,提供了使用用户级安全机制和设置密码两种方法,用于保障数据库的安全性。

11、Access系统中,通过设置密码、控制用户存取权限和数据加密等方法实现数据安全性控制。

12、在Access中,当设置数据库密码时,需要以独占方式打开数据库。 13、在Access中压缩当前数据库,用户必须具有“打开/运行”和“以独占方式打开”的权限。

第四章

1、Access提供的数据类型有:文本型、数字型、日期/时间型、货币、自动编号、是/否型、OLE对象、超级链接和查阅向导等

2、在Access中,可以使用表设计器、表向导、输入数据、导入和链接外部数据等多种方式创建表。 3、Access提供了“导入”和“链接”两种使用外部数据源的方法。

4、导入和链接的差异:(1)导入是在新表中创建外部数据源的副本,链接是指连接来自其他数据源的过程。(2)导入,导入的数据与外部数据独立,不会受其影响;链接,Access数据库中的引用结果与外部数据是相同的数据,不独立。

5、在Access中,表有两种视图,其中设计视图用于定义或修改表结构。

6、在Access中,表有多种视图,其中可以“增加、删除、修改’’记录的视图是 数据表视图 。

7、Access规定表中文本类型字段的最大长度是255个字符。默认值为50个字符

8、若表中有一个名为照片的字段,其中拟存放位图(bmp文件),则该字段的类型是OLE对象型

9、在Access中,一个表中仅能有一个自动编号类型的字段。

10、在Access中,规定日期型常量的定界符是#。 11、在Access中创建学生表:S(学号,姓名,年龄),要实现在年龄字段中只允许输入18到20之间的数,

则应设置年龄字段的有效性规则。

12、在创建表的过程中,设置有效性规则的目的是实施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

13、假设规定最低工资为2000元,最高工资为5000元,则工资字段的有效性规则应设置为>=2000 and <=5000

14、设置输入掩码可以约束向字段输入的数据,一个输入掩码可以由掩码和原义显示两类字符组成

15、假设设置“出生年月”字段的输入掩码为“****年**月**日”,其中的符号“*”称为占位字符

16、某记录的一个文本型字段内存放的数据为“710072SXcn”,当该字段的格式属性设置为“>@@@@@@-@@-@@”时,显示的结果是710072-S X-CN 17、在Access中,通过查阅向导可创建一个值列表(也称查阅列),在下列选项中,能作为值列表(查阅字段)数据源的是表、查询、键入值(值列表) 18、在Access中,可以创建单字段、多字段和自动编号三种类型的主键。

19、索引是使记录有序化的一种技术。是从逻辑上维持要求的记录排列顺序。

20、索引包括单字段索引和多字段索引。 21、为一个表创建索引是为了提高对表中数据进行查找的速度。

22、在Access中,表之间实施参照完整性时有“级联更新相关字段”和“_级联删除相关记录_”两个选项。

23、在Access中,表之间的联结类型包括:内部联接、左外部联接、右外部联接

24、有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和成绩(学号,课程名称,分数)两个表,若在建立学生与成绩一对多联系时,选择的联系类型是:包括″学生″中的所有记录和″成绩″中联接字段相等的那些记录,则数据之间关联方式是左外部联接。

第五章

1、Access中的查询对象属于数据库的外部模型 2、在创建查询时,通过查询准则来设定显示记录的条件,该操作实现了关系代数的选择运算

3、查询分为:选择查询、参数查询、交叉表查询、操作查询、SQL查询

4、根据指定的查询条件,从一个或多个表中获取数据并显示结果的查询称为选择查询

5、执行查询时,显示一个对话框,用来提示用户输入有关参数,该参数作为查询条件检索数据。这种查

询称为参数查询。

6、将来源于某个表中的字段进行分组,一组列在交叉表左侧,一组(某个字段的值)列在交叉表上部,并在交叉表行与列交叉处显示表中某个字段的各种计算值。这种查询称为交叉表查询。 7、一次可以批量地处理大量记录的查询,这种查询称为操作查询 8、用户使用SQL语句创建的查询,这种查询称为SQL查询。

9、有学生表:S(学号,姓名,性别,入学年份,专业,籍贯),若创建一个按专业和生源所在省市统计学生人数的查询,则该查询是选择查询

10、若要查询数学和计算机专业姓李的学生信息,则查询准则表达式是姓名Like"李*"AND(专业="数学"OR专业="计算机")

11、有职工表:职工(职工编码,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假设要查询职工的年龄,则该查询的计算字段″年龄″应定义为年龄:Year(Now())-Year([出生年月])

12、如果用户知道所要查找的记录的特定值,可在运行查询时,利用对话框提示用户输入该特定值,以查询满足特定值要求的信息,这时应设计参数查询。 13、有考生表:R(考号,姓名,课程名,分数),如果要建立一个能够按输入的分数段显示考生姓名和分数的参数查询,则在分数的准则单元格中输入的表达式是between[起始分数] and [终止分数]

14、操作查询包括:生成表查询、更新查询、追加查询、删除查询

15、某学校的数据库中有2个表:

在校生(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入学日期,学籍) 毕业生(学号,姓名,性别,专业,毕业日期) 每年学生毕业时,需要将已毕业学生的信息从在校生表中转移到毕业生表中,可以实现这个操作的方法是追加查询

16、有学生档案表:S(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若要利用S表复制一个新的学生名单表:R(学号,姓名),则可以直接实现这个操作的方法是生成表查询

17、有学生表: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入学年份,专业),如果需要按照学生的入学年份从学生表中批量删除所有毕业生的信息,则应该创建删除查询 18、在设计视图中创建选择查询时有三个要点,即确定查询数据源、指定_查询输出字段___和设置查询准则。

19、Access为查询对象提供了“设计”、“数据表”和“SQL”三种视图方式。其中可用于浏览数据的是数据表视图 20、在SQL查询命令中,设置查询条件的子句是where字句。

21、有学生表:S(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名称)。假设要列出学生表中“管理”专业所有女同学的姓名和出生年月,请在下列SQL语句的横线处填写适当的内容,完成查询任务。 SELECT_姓名, 出生年月__ FROM__S__

WHERE_性别= “女” and专业名称= “管理” _ 22、在SQL中,可以利用count()函数计算记录的个数。

23、在创建查询时,有些实际需要的内容在数据源的字段中并不存在,但可以通过在查询中增加计算字段来完成。

第六章

1、窗体是用户操作数据库的界面。

2、根据窗体的用途,可以将窗体分为数据操作窗体、控制窗体和信息交互窗体。

3、供用户输入、浏览、或编辑数据的窗口,称为数据操作窗体。

4、供用户控制工作流程的窗口,称为控制窗体。 5、通过弹出式窗口来显示某种提示信息或接受用户输入的窗体,称为信息交互窗体

6、包含在另一个窗体中的窗体,称为子窗体。 7、窗体的视图包含:设计视图、窗体视图、数据表视图。

8、如果窗体中包含OLE图像字段,则能够显示图像本身的视图方式是窗体视图

9、一个窗体可由窗体页眉、页面页眉、主体、页面页脚和窗体页脚五个部分组成。 10、有班级和学生表:

班级(班级编号,班级名称,专业,系名称)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班级编号) 若创建了按照班级名称浏览学生信息的窗体,如下图所示,则显示学生信息的窗体称为 子窗体

11、窗体中以表达式作为数据源的控件称为计算控件。

12、窗体设计使用的控件中,组合框控件综合了列表框和文本框两种控件的功能。

13、在窗体中有一个命令按钮控件,当用户单击命令按钮时,将进入另一个窗体,则应 设置该控件的事件属性。

14、在使用窗体处理数据时,可以利用“按选定内容筛选”、“按窗体筛选”、“内容排除筛选”和“高级筛选/排序”四种方法筛选相关的记录。

15、在窗体设计中使用的控件,可分为绑定型控件、非绑定型控件和计算型控件三种类型。

16、窗体中的每个控件都有一组属性,其中用于设置控件外观的是格式属性

17、创建窗体的方法有:(1)自动创建窗体;(2)使用窗体向导创建窗体;(3)在设计视图中创建窗体;(4)使用图表向导创建窗体;(5)使用数据透视表向导创建窗体

第七章

1、报表的功能:(1)对大量数据进行计算、分组和汇总;(2)设计成所需要的格式输出信息。 2、Access报表的结构由“报表页眉”,“页面页眉”,“主体”,“页面页脚”和“报表页脚”分组页眉,分组页脚七部分构成

3、报表由报表页眉、页面页眉等多个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称为报表的一个节。在Access中,报表最多可以由7个节构成。

4、报表的视图有:设计视图、打印预览视图和版面预览视图

5、在Access报表视图中,用于创建报表结构或修改已有报表结构的视图是__设计视图。

6、报表有多种视图,其中能够同时显示报表数据和格式的是打印预览视图和版面预览视图

7、分组报表最多可以按10个字段或表达式进行分组。

8、一个报表最多可以按10个字段或表达式进行排序。

9、在报表中统计记录个数的函数是count()。 10、在Access中,将插入到其他报表中的报表称为子报表。

11、Access在当前行或列中打印当前节,而在下一行或列中打印下一节的内容,则节的“新行或新列”属性应设置为节后。

12、如果Access中的报表格式为“在新的一行中打印当前节,而在同一行中打印下一节”,则需要将报表的“新行或新列”属性设置为节前

13、Access将在新的一行或列中打印当前节,则需要将报表的“新行或新列”属性设置为节前和节后。 14、有一个表格式报表,若需要每一页都打印栏目标题,则应添加页面页眉

15、创建报表的方法有:(1)自动创建报表;(2)使用报表向导创建报表;(3)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报表;(4)使用图表向导创建报表;(5)使用标签向导创建报表

第八章

1、连接到数据库的特殊的WEB页,称为数据访问页 2、按用途可将数据访问页分为三种类型:交互式报表页、数据输入页和数据分析页

3、在Access中,主要用于数据显示、排序或分组的数据访问页称为交互式报表页

4、在Access中,主要用于查看、添加和编辑记录的数据访问页称为数据输入页

5、以数据透视表形式组织的数据访问页称为数据分析页。

6、数据访问页的视图包括:设计视图和页面视图 7、在Access中,通过数据访问页浏览和修改数据时,应当使用页面视图

8、在Access中,修改数据访问页的设计时,应当使用设计视图

9、在数据访问页中,可使用文字和热点图象两种形式的超链接。

10、可通过设置数据访问页的链接属性,使数据访问页关联数据源。保存该链接数据源信息的数据访问页的属性是ConnectionString

11、在Access中,可以利用“格式”菜单中的主题命令,选择特定标题格式、背景色彩、边框颜色等不同风格的数据访问页模板。 12、从数据处理的角度而言,数据访问页和窗体类似,所不同的是数据访问页存储在Access数据库的外部。

13、在Access中,可以将表和查询作为数据访问页的记录来源。

14、在Access中,可以利用文件/web页浏览命令打开IE浏览器查看数据访问页。

15、数据访问页以HTML文件格式存储,其文件的扩展名为.htm。

16、可以使用浏览器访问的Access数据库对象是数据访问页。

17、创建数据访问页的方法有:(1)使用自动功能

创建;(2)使用数据页向导创建;(3)在设计视图中创建;(4)将现有的web页转换为数据访问页。

第九章

1、宏是一个或多个操作的集合。宏的主要功能是使操作自动化。

2、宏包括:操作序列宏、宏组、带条件的宏。 3、宏的创建包括:选择宏操作、设置操作条件、指定宏名。

4、为简化宏的管理,可以将若干功能相关的宏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宏组

5、在Access中,通过RunMacro运行宏组中的宏时,其格式是宏组. 宏名。

6、Access中,实现打开表功能的宏命令是opentable。

7、在Access中,处理事件的代码称为事件过程。 8、宏操作Open Form的功能是打开一个窗体。 9、在宏中执行其它宏时,需要使用的命令是RunMacro 10、判断“学生”窗体中“性别”字段值是否为“男”的宏条件表达式为[Forms]![学生]![性别]=“男” 11、在Access中,宏的创建、修改和调试是在设计视图中进行的。

12、在Access中,应用宏的一般步骤是创建、调试和运行。

13、在Access中,运行宏的方法有:(1)直接运行宏;(2)运行宏组中的宏;(3)从其它宏中运行宏;(4)通过响应窗体或报表中的控件上发生的事件来运行宏。

14、模块是由VBA声明和过程组成的集合

15、Access系统提供了两种类型的模块,即标准模块和类模块

16、类模块是指可以用来定义新对象的模块,包含有属性和方法的定义。 17、标准模块是指存储在数据库中的通用过程和常用过程。

18、在Access中,能够在表达式中使用的通用过程是函数function过程。

19、在Access中,模块中的声明部分用于声明变量和常量的数据类型。

20、类是对象的摸板,包含了有关对象的特征和行为的共性信息。事件是指对象能识别并能响应的一些预先定义的动作。

雇用日期)

销售(雇员号,商品号,销售日期,销售数量) 商品(商品号,商品名,单价,货存量)根据以上三个关系,画出实体联系E-R图。10.设关系R(A,B,C,D,E)中的属性函数依赖为:A→B,A→C,C→D,D→E,若将关系R分解为以下R1和R2两个关系:R1(A,B,C) R2(C,D,E) 则R1属于3范式,R2属于2范式。

11.分解是解决冗余的主要方法,也是规范化的一条原则。P31

12.什么叫部分函数依赖?

答:属性C只依赖于属性中的B,而与A无关这称为部分函数依赖。

13.已知关系模式S,S如下:

S(学号,姓名,性别,性别,班级,班主任,课程号,课程名,学时数,成绩)

S关系主键定为:学号+课程号,请将S分解规范化,使之满足3NF。 P34

14.Access数据库可以包含表、查询、窗体、报表、数据访问页、宏和模块七个对象,文件扩展名为.MDB。 15.若双击Access标题栏上的控制按钮,则会退出Access。P45

16.设计Access数据库一般应按哪些步骤进行? 答:ACCESS是一个关系型数据管理系统,设计ACCESS数据库一般的步骤:确定创建数据库的目的―确定数据库中需要的表―确定表中需要的字段―明确每条记录中有唯一值的字段(主键)―明确表之间的关系―优化设计―输入数据并创建其他数据库对象―使用ACCESS的分析工具。 17.打开数据库有哪几种方法?

答:打开数据库的方法:通过启动对话框打开、使用“打开“命令打开、通过最近使用过的文件列表打开。

18.如何提高数据库可靠性管理和安全性管理? 答:为了保证数据库的可靠性,可以采用“备份与还原”的传统方法,当数据库受到破损而无法修复时,以便利用备份来修复数据库。此外,使用ACCESS提供的数据库(压缩)和(修复)功能,可以使受损的数据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修复。

19.Access提供的数据库压缩和恢复功能,可以是受损的数据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修复。P71

20.Access提供的_数据库加密和用户级安全机制都可以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管理。21.简述创建表的几种方法?

出现频率高的题:

1.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2. 什么是DBMS 、什么是DBS?

答:{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数据库系统中专门用来管理数据的软件,它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是用户使用数据库的接口。数据库系统(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实际上是指采用了数据库技术后的整个计算机系统。

3.简述数据模型的概念及其三级结构?

答:数据模型是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数据描述,或者说数据模型表示了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形式及数据所代表的意义。用来表达用户需求观点的数据库全局逻辑结构的模型称为“概念模型”。用来表达计算机实现观点的数据库全局逻辑结构的模型称为“逻辑模型”。用来表达拥护使用观点的数据库局部逻辑结构的模型称为“外部模型”。用来表达数据库物理结构的模型称为“内部模型”。在用户到数据库之间,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分成了三个层次:外部模型、逻辑模型、内部模型。

4.DBS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答: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数据库(DB)、硬件、软件、数据库管理员(DBA)。 5.简述DBA的职责?

答:数据库管理员(DBA)的职责:1)定义模式、内模式和与用户交流,定义外模式;2)提供技术培训;3)定义安全性规则,对用户访问数据库授权;4)定义完整性规则,监督数据库运行;5)数据库的转储与恢复工作。

6.在关系中凡能惟一标识元组的属性(或属性集),称为关系模式的候选键。P15

7什么是实体完整性 及还哪几条完整性?

答:实体完整性规则要求关系中的元组在组成(主键的属性)上不能是空值。如果主键出现空值意味着存在不可识别的实体或者说主键失去了唯一标识记录的作用。还有参照完整性规则、用户定义完整性规则。

8.ER图转关系模型,如P24图1-22 P10 图1-11

9.给定关系 雇员(雇员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

答:使用表设计器创建表、使用表向导创建表、通过输入数据创建表、通过导入或链接方式创建表。 22.简述通过导入和链接方式创建表的差别?

答:使用导入方法,当外部数据源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已经导入的数据;反之,外部数据源也不会因导入的数据修改而发生改变。链接是指连接来自其他数据源的过程,即在不进行导入的情况下用户可以直接使用外部数据源,而这些数据本身并没有存储在ACCESS数据库中。

23.什么是有效性规则和输入掩码? 答:“有效性规则”是指控制输入数据时应遵从的规则,用来限制可以接受的数据范围。“输入掩码”是指能起到控制向字段输入数据作用的字符。一个输入掩码可以包含原义显示的字符和掩码字符。

24.文本类型的字段大小属性中默认的字段大小是50个字符,最大字段大小为255个字符。P90

25.若将“电话号码”字段的“必填字段”属性设置为“是”,“允许空字符串”属性设置为“否”,则该字段不充许 NULL 值或 空字符串值。P94

26. Access提供导入和链接两种方法得用外部数据创建新表,请简述两种方法的区别?

答:如果已经确定数据只在ACCESS中使用 则应该使用导入方式 因为ACCESS对其自身表的工作速度较快 而且如果需要 可以象在ACCESS中创建的表一样 修改导入的表以满足需求。如果获取外部数据也将由ACCESS之外的程序使用 则应该采用链接方式。通过链接 在愿应用程序和在ACCESS中都可以查看和编辑数据 也可以创建应用外部数据的查询 窗体和报表 将外部数据和ACCESS表中的数据联合使用 甚至在其他人正在以原始程序处理外部数据是还可以进行查看和编辑。

27 什么是索引?建立索引有何目的?索引有哪两种? 答:(索引)是指根据某个字段或某几个字段对表中的记录进行(排序),目的是为了加快数据查询速度。建立索引的目的是为了加快数据查找速度。索引有单字段索引和多字段索引两种。

28.书写查询准则时,日期值应该用#括起来。 29.什么是交叉表查询和SQL查询?

答:交叉表查询是一种创建类似于EXCEL数据透视表的查询,这种查询主要用于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可显示来源于表中某个数值字段的合计、计数或平均值等,通过对数据进行分组可以更加直观地显示数据表的内容。SQL查询是用户使用SQL语句创建的查询。

第一章 1.(数据管理技术)与计算机硬件、软件和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人工管理)方式、(文件系统)方式、和(数据库系统)方式三个阶段。 2.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逻辑设计。 3.(数据结构化)通过所有存取路径表示自然的数据联系是数据库与传统文件的根本区别。

4.数据库技术的特点:1)数据结构化;2)数据共享;3)数据冗余小;4)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5)数据库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使用方便的用户接口;6)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5.{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数据库系统中专门用来管理数据的软件,它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是用户使用数据库的接口。

6.数据库系统(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实际上是指采用了数据库技术后的整个计算机系统。

7.二元联系的三种类型: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

8.数据模型是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数据描述,或者说数据模型表示了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形式及数据所代表的意义。

9.用来表达用户需求观点的数据库全局逻辑结构的模型称为“概念模型” 10.用来表达计算机实现观点的数据库全局逻辑结构的模型称为“逻辑模型” 11.用来表达拥护使用观点的数据库局部逻辑结构的模型称为“外部模型” 12.用来表达数据库物理结构的模型称为“内部模型” 13.在用户到数据库之间,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分成了三个层次:外部模型、逻辑模型、内部模型。

14.把概念模型转换成数据库的逻辑模型,这是一个“转换”的过程。

15.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数据库(DB)、硬件、软件、数据库管理员(DBA)。

16.数据库管理员(DBA)的职责:1)定义模式、内模式和与用户交流,定义外模式;2)提供技术培训;3)定义安全性规则,对用户访问数据库授权;4)定义完整性规则,监督数据库运行;5)数据库的转储与恢复工作。

17.关系模型的三类完整性规则:实体完整性规则、参照完整性规则、用户定义完整性规则。

18.实体完整性规则要求关系中的元组在组成(主键的属性)上不能是空值。

19.投影操作是一个关系进行(垂直分割),消去某些列,并重新安排列的顺序。

20.选择运算是根据某些条件对关系进行水平分割。(对行) 21.(“分解“)是解决冗余的主要办法,也是规范化的一条原则,关系模式冗余有问题,就分解它。 22.关系R的主键是A+B(组合键)。

23.完全函数依赖:属性E依赖于主键A+B,即E的取值依赖于A和B两者的组合。

24.部分函数依赖:属性C只依赖于属性中的B,而与A无关。

86.1NF:如果属性C只依赖于属性中的B,而与A无关。关系模式R的每个关系r的属性值都是不可分的原子值,那么称R是第一范式的模式。

87.2NF:在1NF的基础上消除部分函数依赖即2NF 88.3NF:在2NF的基础上消除传递函数依赖

89.1NF、2NF、3NF的关系:属于3NF关系一定满足2NF或1NF条件;属于2NF关系一定满足1NF条件,但不一定满足3NF条件。 第二章

25.ACCESS数据库的组成:表、查询、窗体、报表、数据访问页、宏和模块。 26.数据库的扩展名为.MDB

27.ACCESS窗口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和状态栏组成。

28.常规:单击“工具”菜单―选择“选项”命令―出现“选项”对话框。 第三章 29.ACCESS是一个关系型数据管理系统,设计ACCESS数据库一般的步骤:确定创建数据库的目的―确定数据库中需要的表―确定表中需要的字段―明确每条记录中有唯一值的字段(主键)―明确表之间的关系―优化设计―输入数据并创建其他数据库对象―使用ACCESS的分析工具。

30.打开数据库的方法:通过启动对话框打开、使用“打开“命令打开、通过最近使用过的文件列表打开。 31.为了保证数据库的可靠性,可以采用“备份与还原”的传统方法,当数据库受到破损而无法修复时,以便利用备份来修复数据库。此外,使用ACCESS提供的数据库(压缩)和(修复)功能,可以使受损的

数据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修复。

32.数据库可靠性管理:备份和还原数据库、压缩和修复数据库。

33.数据库安全性管理:设置密码,对用户设置操作权限,必要是可对数据库进行加密处理;使用数据库密码;撤消数据库密码;使用用户级安全机制保护数据库。 第四章

34.表的创建:使用表设计器创建表、使用表向导创建表、通过输入数据创建表、通过导入或链接方式创建表。

34.ACCESS支持十种字段数据类型、用法、和它们所占用的空间大小{文本、备注、数字、日期/时间、货币、自动编号、是/否、OLE对象、超级连接、查阅向导}

35.使用导入方法,当外部数据源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已经导入的数据;反之,外部数据源也不会因导入的数据修改而发生改变。

36.链接是指连接来自其他数据源的过程,即在不进行导入的情况下用户可以直接使用外部数据源,而这些数据本身并没有存储在ACCESS数据库中。 37.“输入掩码”是指能起到控制向字段输入数据作用的字符。一个输入掩码可以包含原义显示的字符和掩码字符。 38.“有效性规则”是指控制输入数据时应遵从的规则,用来限制可以接受的数据范围。 39.(索引)是指根据某个字段或某几个字段对表中的记录进行(排序),目的是为了加快数据查询速度。 40.在ACCESS中可以创建三种类型的主键,即自动编号主键、单字段主键和多自段主键。

41.若将“电话号码”字段的“必填字段”属性设置为“是”,“允许空字符串”属性设置为“否”则该字段不允许为NULL值或“”值。

42.若将“电话号码”字段的“必填字段”属性设置和“允许空字符串”属性均设置为“否”,则该字段允许为(NULL)值,但也不允许是(空字符串)值 第五章

43.ACCESS为“查询”提供了三种视图方式:设计视图、数据表视图、SQL视图。 44.交叉表查询是一种创建类似于EXCEL数据透视表的查询,这种查询主要用于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可显示来源于表中某个数值字段的合计、计数或平均值等,通过对数据进行分组可以更加直观地显示数据表的内容。

45.常用的SQL(结构化查询语言)查询有:联合查询、传递查询、数据定义查询和子查询。 45.查询的类型:选择查询、参数查询、交叉表查询、操作查询、SQL查询。

46.ACCESS为查询对象提供了“设计”“数据表”和“SQL”三种视图方式。

47.窗体的数据源主要有(表)和(查询) 第六章 窗体 48.根据窗体的用途可以将窗体分为(数据操作窗体)(控制窗体)(信息交互窗体)三类。 根据窗体的表现形式,又可以将窗体分为单页窗体、多页窗体、连续窗体、子窗体、弹出式窗体等 49.连续窗体用途:连续窗体逐条显示记录,并且可以使用窗口底部的浏览按钮或窗口上的滚动条移动记录。

50.子窗体的用途:子窗体一般用于显示“一对多”关系中的“多”方记录。

51.ACCESS为窗体对象提供了三种视图方式,即“设计“视图、“窗体”视图和“数据表”视图。 52.(控件)是一种图形化对象。

53.控件可以防在窗体上,目的是为了(显示数据或执行某种操作,美化窗体) 54.创建窗体:使用“自动创建”功能快速创建窗体、使用窗体向导创建窗体、使用图表向导创建窗体、使用数据透视表向导创建窗体、使用设计视图创建窗体 55.控件可分为绑定型控件、非绑定型控件和计算型控件三种类型。

56.绑定型控件:又称结合性控件,是一种与数据源中的基表或查询中的字段相关联的控件。

57.未帮顶型控件又称非结合型控件,与(数据源没有关系),只能用来显示静态的文字、线条、图象等。 58.计算型控件:是一种以(表达式)作为数据源的控件,构成表达式的数据项通常是窗体中的表或查询中的字段或包含字段的表达式。

59.有创建子窗体的方法:同时创建带有子窗体的窗体、将已有的窗体作为子窗体添加到另一窗体中、弹出式字窗体。

60.选择多个不相邻的控件:按住SHIFT键,再分别单击要选择的不相邻控件。

61.一个窗体最多可由窗体页眉、页面页眉、主体、页面页脚、窗体页脚等五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称为一个节。

第七章 报表

62.报表是一种以打印的形式展现数据的有效方式,

可以在屏幕上预览或在打印机上输出

63.报表用途:对大量数据惊醒计算、分组和汇总;将报表设计成所需要的格式输出信息。

64.报表的组成:报表页眉、报表页脚、页面页眉、页面页脚、主体、组页眉、组页脚。其中报表页眉/页脚成对出现,页面页眉/页脚成对出现,组页眉、组页脚单独出现。

65.报表的视图:设计视图、打印预览视图和版面预览视图。

表的视图:设计试图、数据表视图。

窗体的视图:设计视图、窗体视图、数据表视图。 查询的视图:设计视图、SQL视图、数据表视图。 66.打印预览视图和版面预览视图看效果。

67.创建报表可以采用五种方法:1》使用自动创建报表;2》使用报表向导根据提示创建报表;3》使用图表向导创建含有图表的报表;4》使用标签向导创建标签式报表;5》在设计视图中手工创建报表。 68.在报表中可以按照指定顺序对记录进行排序,也可以将具有共同特征的相关记录分成“组”集中打印或进行汇总计算。一个报表最多可以按10个字段或表达式进行排序。在报表中进行计算是通过计算控件实现的。常用的计算控件是文本框,也可以是任何具有“控件来源”属性的控件。在报表上添加计算控件后应将“控件来源”属性设置为计算表达式。添加在“主体“中的计算控件可以对每个记录求总计或平均值;添加在”组页眉/页脚“中的计算控件可以对一个组中的记录求总计或平均值;添加在”报表页眉/页脚“中的计算控件可以对所有记录求总计或平均值。

69.在ACCESS中有两种创建子报表的方法:一种是在已有的报表中创建子报表;另一种是将已有的报表作为字报表添加到其他报表中。

70.报表是一种格式化输出数据的对象。创建报表主要是设计报表的格式,而报表的格式就存储在报表的设计中,报表数据源可以来自于基表或查询。设计视图用于设计或修改报表,打印预览视图和版面预览视图则用于查看报表中的每页数据和报表的版面布局。 第八章 数据访问页 71.窗体、报表和数据访问页之间的差异:《在ACCESS中输入、编辑和交互处理数据:窗体(是)、报表(否)、数据访问页(是);在ACCESS之外使用IE浏览器输入、编辑和交互处理活动数据:窗体(否)、报表(否)、数据访问页(是);打印要发布的数据:窗体(可能)、报表(是)、数据访问页(可能);通过电子邮件发布

数据:窗体(否)、报表(否)、数据访问页(是)。 72.数据访问页的类型:交互式报表页、数据输入页、数据分析页。

73.数据分析页是一种以(数据透视表形式)组织的数据访问页。数据透视表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可以动态地改变他们的版面布置,按照不同方式分析数据。

74.数据访问页作为ACCESS数据库的一种对象,它有设计视图和页面试图两种视图形式。

75.设置数据访问页的(主题)是指数据访问页上的项目符号、字体、水平线、背景图像和其它元素和颜色方案的统一体。主题有助于方便地制作专业化的数据访问页。将主题应用于数据访问页时,会自动定义数据访问页中的以下元素:正文和标题样式、北京色彩或图形、边框的颜色、水平线、项目符号和超级链接的颜色等。

76.在数据访问页上插入滚动文字:单击工具箱中的(“滚动文字“)控件

77.在ACCESS中可以使用两种形式的超链接,一种是以文字形式提示的超链接;另一种是以图象形式表示的超链接。 第九章 宏与模块

78.宏的类型:操作序列宏、宏组、带条件的宏。 79.宏是一个或多个操作的集合

80.在ACCESS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运行宏:直接运行宏、运行宏组中的宏、从其他宏中运行宏、通过响应窗体或报表中的控件上发生的事件来运行宏。 81.常用的宏操作:操纵数据库对象的宏操作、处理数据的红操作、执行命令的宏操作

、实现导入/导出的宏操作、其他类型的宏操作。 82.操纵数据库对象的宏操作:《OPENTABLE功能:打开指定的数据库;OPENFORM功能:打开指定的窗体;OPENQUERY功能:打开指定的查询;OPENREPORT功能:打开指定的报表》

83.模块:是由VBA声名和过程组成的集合,其中的声明部分用来声明变量或常量的数据类型;过程是VBA代码的集合,其中包含一系列VB语句和方法,用来进行数据计算或执行操作。

84.在ACCESS中有两种类型的模块:类模块和标准模块。

85.创建宏时必须选择宏操作、设置操作条件、操作参数和确定宏名等,对宏中的每个操作可以进行注释。

出项频率高的题: 数据库技术的特点:(1)数据结构化。(2)数据共享。(3)数据冗余小。(4)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5)数据库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使用方便的用户接口。(6)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简述数据独立性的含义及其作用: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数据结构之间的相互独立,是数据库系统努力追求的目标。数据独立性有两层含义,如果数据库物理结构改变时,不影响数据库的整体逻辑结构、用户的逻辑结构和应用程序,这样我们就认为数据库达到了“物理数据独立性”;如果在整体逻辑结构改变时,不影响用户的逻辑结构及应用程序,那么我们就认为数据库达到了“逻辑数据独立性”。 在用户到数据库之间,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分成了三个层次:外部模型、逻辑模型和内部模型。这三个层次都要用数据库定义语言DDL来定义,一旦定义之后,就有了专门的术语,称为“模式”(Schema),即外模式、逻辑模式和内模式。 各个模式之间的关系是:逻辑模式是内模式的逻辑表示;内模式是逻辑模式的物理实现;外模式是逻辑模式的部分提取。

现在,普遍采用实体联系模型(Entity Relationship,ER)来表示概念模型。E

联系方式

  • 投诉与建议电子邮箱:272223086@qq.com
  • 联系方式: 13117063983    http://www.hbzk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