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1月自学考试02903《药理学(一)》试题
发布时间:2019-08-232004年0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药理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2903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生物利用度
2.肝肠循环
3.时―量曲线
4.抗药性
5.副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属于局部作用的例子是( )。
A.普鲁卡因的浸润麻醉作用
B.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C.洋地黄的强心作用
D.苯巴比妥的镇静催眠作用
2.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 )。
A.药物作用增强
B.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C.药物转运加快
D.药物排泄加快
3.阿托品禁用于( )。
A.胃肠痉挛
B.前列腺肥大
C.感染性休克
D.全身麻醉前给药
4.微量肾上腺素与局麻药配伍目的主要是( )。
A.防止过敏性休克
B.中枢镇静作用
C.局部血管收缩,促进止血
D.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及防止吸收中毒
5.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受体是( )。
A.β1受体
B.β1和β2受体
C.α、β1和β2受体
D.α和β2受体
6.地西泮的中枢抑制作用机制是( )。
A.作用于边缘系统多巴胺受体
B.作用于γ―氨基丁酸(GABA)受体
C.直接作用于中枢引起抑制
D.作用于苯二氮受体卓
7.硫酸镁的抗惊厥作用机制是( )。
A.抑制大脑皮质
B.抑制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
C.抑制脊髓
D.Ca2+Mg2+相互拮抗
8.氯丙嗪不具有的不良反应是( )。
A.血压升高
B.口干、便秘、视力模糊
C.肝损害
D.锥体外系反应
9.阿司匹林抑制PG合成主要是通过抑制( )。
A.环氧酶
B.脂氧酶
C.磷脂酶A2
D.过氧化物酶
10.吗啡可用于( )。
A.支气管哮喘
B.心源性哮喘
C.阿司匹林哮喘
D.过敏性哮喘
11.具有直接兴奋和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作用的药物是( )。
A.尼可刹米
B.二甲弗林
C.贝美格
D.洛贝林
12.强心苷对心肌正性肌力作用机制是( )。
A.增加膜Na+―K+―ATP酶活性
B.促进儿茶酚胺释放
C.抑制膜Na+―K+―ATP酶活性
D.缩小心室容积
13.伴有肾功能不良的高血压患者宜选用( )。
A.氢氯噻嗪
B.硝苯地平
C.胍乙啶
D.肼屈嗪
14.噻嗪类利尿药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
A.抗利尿作用
B.利尿作用
C.降压作用
D.拮抗醛固酮作用
15.关于铁剂的吸收,下列错误项是( )。
A.与维生素C合用有利于吸收
B.与四环素合用不利于吸收
C.植物中铁吸收较好,而动物血红素中铁吸收较差
D.饭后服用可以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
16.选择性对β2受体有较强激动作用的平喘药是( )。
A.异丙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麻黄碱
D.沙丁胺醇
17.阻断胃壁细胞H+泵的抗消化性溃疡药是( )。
A.奥美拉唑
B.米索前列醇
C.哌仑西平
D.丙谷胺
18.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用于慢性炎症的主要目的是( )。
A.稳定溶酶体膜,减少蛋白水解酶的释放
B.抑制花生四烯酸释放,使PG合成减少
C.抑制肉芽组织生长,防止粘连和瘢痕形成
D.促进炎症消散
19.甲氧苄啶的抗菌机制是( )。
A.破坏细菌细胞壁
B.抑制敏感菌二氧叶酸合成酶
C.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还原酶
D.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
20.有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错误叙述项是( )。
A.溶液性质较稳定
B.易透过血脑屏障,但不易透过胎盘
C.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
D.抗菌机制是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
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硝酸甘油的作用有( )。
A.舒张小静脉和小动脉
B.心室容积增大
C.室壁肌张力降低
D.射血时间延长
E.心率降低
2.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可引起( )。
A.心收缩力增强
B.支气管舒张
C.皮肤粘膜血管收缩
D.脂肪、糖原分解
E.瞳孔扩大肌收缩(扩瞳)
3.呋塞米对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有利的因素是( )。
A.抗利尿作用
B.增加肾血流量
C.抑制碳酸酐酶
D.促进前列腺素E(PGE)合成
E.竞争性拮抗醛固酮
4.下列阿司匹林叙述的正确项是( )。
A.属有机酸类,在肠道解离多,主要在胃吸收
B.大剂量时按零级动力学消除
C.主要以原形经尿排出
D.能缓解风湿病的症状
E.用于头痛、牙痛等
5.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是( )。
A.产生β―内酰胺酶
B.代谢途径改变
C.青霉素靶蛋白与抗生素亲和力降低
D.药物透入菌体内减少
E.诱导新的PBPs产生
四、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治疗指数是指____________的比值,该值____________表明药物越安全。
2.去甲肾上腺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苯妥英钠的主要药理作用有抗癫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硫酸镁产生抗惊厥作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5.锥体外系反应是长期大量应用____________后易出现的不良反应,针尖样瞳孔是____________急性中毒的主要表现之一。
6.阿片类药物的作用原理是通过与____________结合,模拟____________而发挥作用。
7.阿司匹林适用于治疗____________痛,吗啡适用于治疗____________痛。
8.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强心甙可用于治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异烟肼抗结核杆菌的机制为____________;灰婴综合征是____________使用不当产生的严重不良反应。
五、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试述心得安的临床应用及机理。
2.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原理是什么?解救急性有机磷酸酯中毒的措施原则有哪些?
3.试述酚妥拉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理学基础。
4.试述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5.试述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